沉默的朋友——书


本书是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由曹雪芹老先生所著,又称做《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销魂的诗句,比如士隐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鬃又成霜?

昨日黄土垅头送白骨,今宵红绡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哪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做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裳。”再比如“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还有《葬花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游丝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大有悲伤之意。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敌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我认为甄士隐就是贾宝玉。红楼梦是一部总分总结构式的古典主义小说,所以其开篇很重要,首尾必然照应。所以欲知结尾,得先完全弄懂开头。文中有一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这一联在文中出现过两次。

第一次是甄士隐随一僧一道到了太虚幻境时看到这一联,另一处就是贾宝玉随警幻仙姑到了太虚幻境时看到这一联,我觉得曹雪芹用十几年时间写这一小说,其中增删五次,其中的每一章节都有其用意,其草蛇灰线手法的运用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所以这一相似的情景绝非偶然。且作者在文中喜欢用一些名字和偈语来寓意,甄士隐就是其中之一,他的名字明明就直接地告诉大家,他就是真事,只不过我是将他隐去了,而且在文中作者喜欢用很传统的朴素逻辑,真就是假,假就是真,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所以我认为甄士隐就是贾宝玉。

光凭此臆断当然会让人觉得不够慎重,那么我们接着看开头中有没有其它的蛛丝马迹。在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中我们能在写甄士隐一文看到很多条批语,在其它回目中是看不到如此多的批语的。而这些批语足以让我们对小说的很多事情有所揣测。在视频版的《红楼梦》中的评语中也有一些关于这样的揣测。

不过,如果贾宝玉来到现实世界,那么一个封建社会叛逆者是否感到自由?我敢肯定:是!不知道是否是当年的《红楼梦》有邓云乡这些顾问的缘故,感觉特别生活化,有旧时代那一股浓浓的气息,可以想象,天空的颜色、瓦片门帘的色泽、甚至小丫鬟倒水扫地的声音,都让人感觉格外亲切,那是远在21世纪的我们也能理解的生活的质朴。没有音响的回音,没有浓烈到暗沉的色彩,这才是那个年代故事的背景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