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李白的诗 > 宿巫山下

宿巫山下

[唐代]:李白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

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

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宿巫山下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昨夜在巫山下过夜,满山猿猴,连梦里都仿佛听到它们的哀啼。

桃花漂浮在三月的绿水上,我竟然敢在这时候下瞿塘。

疾风将雨吹至南方,淋湿楚王的衣裳。

我在高高的山岗,怀念那宋玉,为什么给楚王写出那么美丽的文章,看到这古迹,让我热泪满眶。

注释

⑴《唐书·地理志》:夔州巫山具有巫山。

⑵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楚辞》:“哀高丘之无女。”王逸注:“楚有高丘之山。或云:高丘,阆风山上也。”旧说:高丘,楚地名也。《太平寰宇记》巫山县有高都山。《江源记》云:《楚辞》所谓巫山之阳,高丘之阻。高丘,盖高都也。宋玉,据《史记·屈原列传》载:“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记述极为简略。

参考资料:

1、《李白集校注》瞿蜕园,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80年版

宿巫山下创作背景

  开元十三年冬,李白因三峡不通航,滞留于巫山一带,因此他在万县停留,登临西山(后来改名太白岩),一直等到开元十四年春汛来临时才得以离开,写下了《宿巫山下》。

参考资料:

1、《李白诗论丛》詹锳,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1984年版

宿巫山下鉴赏

  在巫山滞留时“猿声梦里长”,李白对于猿声的理解与前代的诗人相同,少年时期他生活经历不多,出于对巫猿的同情而徒发感慨,之后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猿的凄厉叫声勾起了李白的愁思,源何而愁,因为不通航而滞留,周围没有值得倾诉的朋友,心中的理想和抱负只能暂时搁置,思想感觉比较虚空,对周围的事物的感应,不是凭心灵的冲动,而是凭理智的感悟。造成李白这种情绪的,和他回到江陵后,即将“南行拂楚王”,远离故乡有关。

  另一方面“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春天到来了,三峡通航,这让李白的心情有些苏解,因为李白可以离开这个滞留他几个月的巫山。这首诗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在艺术表现上,选择自然景物中最富特征,自己感受最深的方面加以突出的描绘,如“桃花”,在浓郁的主观色彩的氛围中,蕴涵了无穷的韵味,这也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

  “高丘怀宋玉”,宋玉是屈原之后的杰出作家。唯他有传世之作,具有一定成就,后人将他与屈原并称。刘勰即谓“屈、宋以‘楚辞’发采”(《文心雕龙·才略》)。李白在巫山想到了宋玉,从这可以看出,李白欣赏宋玉的文品和人品。

  李白的《宿巫山下》是诗人个性改造和理想化了的图景。全诗注重把握整体的气势和氛围“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凭个性的感兴泼墨写意“雨色风吹去”、“访古一沾裳”,而略去具体的细节,甚至连观照景物的视觉转移的顺序也往往毫不在意“桃花飞绿水,三月下瞿塘”。李白的这首抒情诗,把瞿塘峡—巫山物色和特定的情绪渗透、交融在一起,在“景”的形势和“情”的特征之间,表达自己的心境。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963篇)

猜你喜欢

长干三台(四首)

明代杨慎

雁齿红桥仙舫,鸭头绿水人家。

邀郎深夜沽酒,约伴明朝浣沙。

奉和武功学士舍人纪赠文懿大师净公

唐代徐铉

满卷文章为世重,出尘心迹少人同。

腾腾自得修真理,不管浮生觉梦中。

寿右丞相

冰壶

淳佑更兹第二春,顺开黄道对昌辰。

貔貅不动红尘骑,鸿雁于归青野人。

嘉泰二年恭上太皇太后尊号八首 其四

郊庙朝会歌辞

煌煌宝书,玉篆金缕。曷为来哉,自天子所。自天子所,以燕文母。

婉嬗祥云,日正当午。

玉楼春

近代夏承焘

梦中双桨横江渡。拍手呼鸥皆伴侣。东来免共蝮蛇游,昨夜犹惊玄鹤语。

思归引与闲居赋。读烂依然无写处。中年才解爱家山,无奈高楼风又雨。

次东粤张掌教春日韵 其三

明代张天赋

脚债百年浑未定,烟花六合却无涯。佳山丽水随情款,晴日和风纳岁华。

啼鸟立梢春对语,游鱼到处水为家。罗浮还忆醉仙子,红脸朱唇衬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