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又叫“对联”、“门联”,源于古代的“桃符”。史书载:“度朔山桃树蔽日,内有神蔡、郁垒二神,能食百鬼。”所以古代老百姓就有在除夕时画二神在桃木之上,悬挂于大门之外,用于驱鬼辟邪。
当时这种桃木片是没有字的,王安石诗中说的“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指的这种,’H胜符”。后来,后蜀国君孟水在除夕时令人作词写在桃符上面,他还亲自在桃木条上写了一幅对联语:“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的第一幅春联。
春联的命名始于明太祖朱元璋。《替云楼杂话》记载:“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之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幅。帝微行出观。
”朱元璋非常喜爱春联,并下令推广。据说,有一次他出官观看春联,见有一户未挂春联,问清楚是一个杀猪阉猪户,不会写字,便笑着帮那阉猪户写了一幅:“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那屠户猜出赐联的是当今皇上时,舍不得将这幅“御宝”贴到门外,就挂到祖宗牌位两边了。
“福”字倒贴明太祖朱元璋当年用“福”字作为暗记准备杀人。好心的马皇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天明之前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