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人还是要相信自己


细雨霏霏,我坐在书桌前,望着窗外的绵绵细雨,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我拿出《阅读年选》,静静地看了起来。

在所有的文章中,我最喜欢这篇《权威的结论有时也会是错的》。文章是这样写的:20世纪80年代的一个黄昏,美国芝加哥大学物理系的学生正埋头演算一道数学命题,这道题出自科学巨匠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名叫罗伯特的学生所得的答案和解释让人大吃一惊,他对自己的教授说:“牛顿先生的答案似乎错了,地球的质量不是太阳的194%,而是169%。我相信自己的答案是正确的。”教授感到可笑。要知道牛顿的这本书是无懈可击的数学典范,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竟敢怀疑牛顿,真不知天高地厚。然而,罗伯特用事实证明牛顿确实错了,他犯了个低级错误,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300年来,在以严格、精密著称的数学界,竟无一人发现这个低级错误!

合上书页,轻轻放回书柜,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权威的结论有时也会是错的。这让我想起一件事情,前段时间,奶奶在检查我的作业,突然指着一道题对我说:“这道题你做错了,正确答案是星期五而不是星期六。”我在草稿纸上又连算了两遍,得出的结果仍然是星期六。奶奶说:“这种类型的题目我在当老师的时候经常讲给学生听的,做题的方法早已烂熟于心,一般看到题目就能知道答案。我说它是错的,它就一定是错的,我还没有到老到老眼昏花的地步吧。”我们俩都各执己见,互不相让。直到晚上妈妈回家后,我们三个人再一起做那道题目,当草稿纸上清晰地出现星期六时,奶奶无话可说了,她原来的答案是错的。奶奶教了几十年的数学,在我眼里,她是我们家的数学权威,可她这次竟然犯了个低级错误。

不仅学习中有这种“权威理论”,就连生活中也存在中“权威理论”。记得今年我去四川阿姨家时,正遇上下大雨,她家在山区,唯一的一条小路被上上下来的雨水冲垮了,如果绕道走要走很久,大人们都很着急。我觉得很奇怪,就说:“我们不是可以踩水过去吗?这水也不是很深?”阿姨说:“我从小在这里长大,这种情况下不能踩水,会被冲走的。”我很纳闷,我既不是顺水走,更不是逆水走,怎么可能会被水流冲走呢?我趁他们不注意,把裤子挽起来,小心翼翼地踩到水里,慢慢地走了几步,发现并没有阿姨所说的那样。我让他们都下来,在大家一脸震惊中我到了对面。虽然事后被妈妈数落了好久,我还是很得意,我觉得自己战胜了阿姨这个“权威”。

因为人们总是认为权威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要说的是,权威的结论有时也会是错的。”罗伯特的这句话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我想:有时候人还是要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