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生僻字你们一定想到了
那首用生僻字写成的歌
网友戏称汉语水平
没有十级以上是认不全歌词的
如果当这些生僻字遇上了商标会怎样呢?
一、生僻字的禁用条款审查特点
若商标中生僻字的字形使消费者很容易联想到某些不能作为商标注册的常用字,即判定申请商标违反禁用条款。
1. 涉及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十条第二款的,例如:
第号“乂乌”(yì wū)商标
第号“丠京”(qiūjīng)商标
第号“中囶”(zhōng guó)商标
这三件商标看上去是利用生僻字打擦边球,注册与我国国名,地名近似的商标,此三件商标极易被认读为“义乌”“北京”“中国”,更何况“中囶”“乂乌”连读音也与我国国名和地名相同,故而驳回注册申请。
2.涉及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七)项的,例如:
第号“孬嫑”(nāo biāo)商标,其字形近似为“不好不要”,故以“易使消费者对商品的品质特点产生误认”为由驳回。
3. 涉及商标法第十条第一款第(八)项的,例如:
第号“牛乂”(niúyì)商标
第号“艹乂”(cǎoyì)商标
第号“兲兲兲”(tiāntiāntiān)商标
“兲”古同“天”,“乂”形如剪刀,本义为“割草”。文字本身并无“不良影响”的含义,单从商标的表现形式来看,很容易使消费者产生“不良影响”的联想,也难逃被驳回的结局。
二、生僻字的近似审查特点
为什么有些申请人会用生僻字来注册商标呢,原因在于生僻字因为使用人数少,不容易与其他申请人的商标重名,这样近似审查的通过率会更高。
若A与B近似,则B与A近似。可称之为“互为近似规则”,例如“奥利奥”和“粤利粤”等。
例如:第号“楚玊”(chǔsù)商标
看到这个商标你首先会联想到什么,想必很多人都会联想到“楚王”或是“楚玉”,按照普通商标的检索规则查询,无法检索之前注册的“楚王”“楚玉”。对此类商标,在审查中会突破一般检索程序,单独检索与之字形相近的常用汉字“楚王”“楚玉”。
对第号“楚玊”商标便引证了他人在先注册的“楚玉”商标驳回申请。
反过来,如果“楚玊”商标先注册了,对在后申请的“楚玉”商标的审查则不会检索到生僻字,原因是大家看到生僻字容易联想到熟知的字形相近的常用字,而不会产生逆序的联想。后申请的常用字没有检索的必要性,仅在审查过程中依据审查员自身的认知进行特定检索。
三、形似符号的生僻字审查特点
有些生僻字笔画过少,看起来跟符号无异,这种情况就需要考虑“生僻性”问题,除按照汉字规则审查外,还需把生僻字当成符号对待加立相应分卡并做检索。
例如第11类经常被模仿的“箭牌”商标,模仿者中就有如下这四件商标:
“巜”读音为“kuài”,意为田间水沟,“巛”读音为“chuān”,含义同“川”。暂且不论其傍名牌的用心,这类汉字与常用字组合申请商标时,也会因字形过于简单,审查中除常规审查外还需加立汉字分卡“箭”“箭牌”,对其进行近似检索。
四、形如英文字母的生僻字审查特点
有些生僻字形似英文字母,当商标整体表现形式与英文十分相近时,应按英文审查规则审查并加立对应英文分卡。
例如第号“丅口丫口”(xià kǒu yākǒu)商标
审查时除审查汉字分卡“丅口丫口”外,还加立了英文分卡“TOYO”并引证他人在先注册的“TOYO”驳回。
第号“八冂丅八”(bā jiōng xià bā)商标
除审查汉字分卡“八冂丅”外,还加立了英文分卡“ANTA”并引证他人在先注册的“ANTA”驳回。
第号“乂丫乙”(yì yā yǐ)商标
除审查汉字分卡“乂丫乙”外,还加立了英文分卡“XYZ”并引证他人在先注册的“XYZ”驳回。
形如英文字母的生僻字,在审查环节需加立对应英文分卡,因此符合“互为近似规则”,可以他人在先注册商标排斥在后申请的近似英文商标。
生僻字注册审核这么严格是不是就不能注册了呢?当然不是,上面的例子较为典型,也是生僻字注册时审核的必经过程,生僻字的优势在于它不容易与其它商标“撞脸”,很容易吸引大家的眼球,生僻字运用得当,也会成为商标设计的神来之笔,下面就是一些已经注册了的商标案例:
来源丨中华商标杂志、成都市场监管
采编丨阿小典
校对丨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