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道扬镳 |
道:路;镳:马嚼子;借指为马;扬镳:驱马向前。分走不同的路。比喻人们分别发展和施展各自的聪明才智。比喻因志趣、目标不同而各走各的路。 |
苦尽甘来 |
尽:终结;甘:甜;美好。比喻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美好的时光已经到来。 |
离经辨志 |
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 |
不辱使命 |
辱:辜负,玷辱。指不辜负别人的差使。 |
患难与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与共:在一起。指在不利处境中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学而时习之 |
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 |
主忧臣劳 |
忧:忧患。君主有了忧患,臣下就要为他效力。 |
白日见鬼 |
大白天见到鬼。原比喻官府里清闲、冷落。现多比喻不可能出现的事。 |
空谷传声 |
谷:山谷。人在山谷中发出音响;立即可以听到回声。比喻很快有所反响。 |
流离转徙 |
辗转迁移,无处安身。 |
铺天盖地 |
铺:把东西散开;盖:笼罩;遮蔽。遮住天;盖住地。形容充满了整个天地。来势猛烈。也作“遮天盖地”。 |
知其不可而为之 |
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 |
败俗伤风 |
指败坏社会道德风气。 |
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轻重缓急 |
缓:慢;不急。指各种事情中有主要和次要的;有急于要办的和可以慢一点办的。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呼风唤雨 |
原指神仙道士的神通广大;可以呼唤风雨。现多比喻人民群众具有改造、支配自然的力量。有时也用以形容坏人的煽动。 |
北斗之尊 |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比喻地位非常尊贵。 |
伸手不见五指 |
形容光线非常暗,看不见四周围的事物。 |
战不旋踵 |
旋:转。踵:脚后跟。打仗时不向后转。形容勇猛向前。 |
欢聚一堂 |
欢乐地聚集在一起。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